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地区包括沈家门、东港、朱家尖、展茅4个街道和六横、桃花、虾峙、东极4个乡镇,涵盖内容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历史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变化中,不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创新,从而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大石笋 时间:2016-04-12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0
大石笋(登排礁)
历古以来大石笋,又称登排礁,位于白沙山外峨盘与老山咀中间,方向朝西南,高度约30余米。形似一株大笋又像一把锋利的宝剑。
据说在清朝时光,被英国人所谓大石笋视为金笋。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吉祥之物。于是动了邪念想得到这件宝物运回英国,当时由英国流黄号炮舰向大石笋连打三大炮,但是并无打掉大石笋,只在大石笋脚下打掉一块石头,他们只能失望而归。直到现在炮打过的痕迹还依稀可见,好象有神明守护着这块奇石。因此大石笋所谓确实是金笋通天,吉祥之物,一直保佑着一方人。近看像支大石笋,现传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