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岛极乐寺的来由 时间:2016-10-11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0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舟山群岛的东南端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小岛,四面环海,矗立于茫茫的东海中,岛上的海滩上都是鹅卵石,海水退潮的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鹅卵石上的海水因蒸发,变成了洁白的晶盐,远远望去,沙滩是白色的,故取名白沙岛。古诗曰:“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又云:“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就是对白沙岛当时的写照,盛产各种各样的海鲜,那里的人们世代以打鱼为生,过着与世隔绝、清净幽闲、自由自在、安居乐业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白沙海域上出现一条恶龙,在那一带海上横行肆虐,危害着那一片海域上勤劳、朴实、善良的渔民,一时间那里人们都人心惶惶,都希望出来一位能人替天行道,除掉那条恶龙。
这时候正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静修的观世音菩萨知道事情的缘由,她从紫竹林出来往东南一脚踩上洛伽山,在洛伽山上举目一望没有发现恶龙,再往东南一脚踏上白沙岛,发现恶龙正在白沙岛东面的海上胡作非为,观世音菩萨从净瓷瓶中取出杨柳枝轻轻一甩,就收服了恶龙,观世音菩萨告诫它,弃恶从善,造福一方百姓,恶龙听后唯唯是从,然后纵身跃入东海中,从此守护着那一片海域的渔民,保佑着那一方水土的风调雨顺……
白沙岛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那里的人们又过上了与世隔绝、清净幽闲、自由自在、安居乐业的生活。岛上勤劳、朴实的渔民为了报答观世音菩萨的大恩大德,在观世音菩萨踏过的馒头山上修建了一座极乐庵,世世代代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极乐庵一直以来香火旺盛,有求必应,成了人们心中的救世主,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很多岛外人也慕名而来,但因极乐庵的规模太小,后又扩建,成了现在白沙岛上的极乐寺。
观世音菩萨回到南海普陀山紫竹林后,发觉洛伽山和白沙岛是两个清净幽闲净修的好地方,时常在这两个地方来转悠。人们又在观世音菩萨落脚洛伽山地方修建了一座观音殿,那里也一直以来香火旺盛,有求必应。
后来就有一个说法,南海普陀山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净修的地方,洛伽山是观世音菩萨显灵的地方,而白沙岛则是观世音菩萨每年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万事写总结的地方(因为白沙岛远离世俗,实在是一个清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