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按题名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地区包括沈家门、东港、朱家尖、展茅4个街道和六横、桃花、虾峙、东极4个乡镇,涵盖内容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历史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变化中,不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创新,从而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老龙助清军 时间:2015-04-19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0

项目名称

老龙助清军

姓名

秦永禄

性别

出生年月

1932年

民族

讲述语言

舟山方言

文化程度

大学

公务员

健康状况

良好

详细住址

沈家门街道泗湾路

电话

 

郑家山老龙助清军:清朝乾隆年间,官军在平定小金川叛乱时受困城中,兵渴马饥,郑家山老龙变一白发老翁,担一桶水,一捆草入城献给清军。几万兵马饮食未见水浅草少。带兵将领知是异人相助,问其姓名、地址,答曰:“姓郑,住定海大展翁家岙。”后清军得胜回朝,将军将此事奏知皇帝,皇帝命钦差带圣旨去封赏。将军一路跋涉来到翁家岙,询问几名晒谷妇女,晒谷妇女说:“翁家岙男人都姓翁,没有姓郑的老头。”钦差遂回程,船至定海灌门,忽遇大风大浪,船不能行。原来灌门老龙得知此事,便兴风作浪,以讨封赏。钦差知有异,忙道:“倘若小金川助援老翁是此地神灵,请即刻风平浪静,皇上有赏。”话音刚落,风浪平息。钦差当即宣读皇帝诏封后平安回程,后来郑家山老龙知错封不干好事的灌门老龙,心感不快,怪晒谷妇女乱说,于是驾一朵乌云,独洒雨于翁家岙晒谷场,晒谷妇女忙收进谷子,老龙也驾云回山,待谷子晒出,老龙又驾云下雨。如此再三,晒谷妇女情知有异,问及巫仙,方知来龙去脉。于是翁家岙村民建造龙王堂,供奉老龙。老龙见村民虔诚,没再作弄晒谷妇女。每逢天旱,村民到龙潭求雨,老龙也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