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按题名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地区包括沈家门、东港、朱家尖、展茅4个街道和六横、桃花、虾峙、东极4个乡镇,涵盖内容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历史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变化中,不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创新,从而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老龙割稻 时间:2015-04-19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0

项目名称

老龙割稻

姓名

庄智秀

性别

出生年月

1923

民族

讲述语言

舟山方言

文化程度

小学

公务员

健康状况

良好

详细住址

展茅街道横街

电话

 

  

老龙割稻:某寡妇有一块水稻田,平日雇人耕种,秋收时节,台风将临,各户忙着抢收,寡妇一时雇人无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忽有一相貌奇特的老头表示愿意帮寡妇割稻,并要三斗三升糯米块作点心。寡妇见其年迈,心想能割多少算多少,总比没人割强,便请老头吃中饭。老头先看稻田再吃中饭,说:“我腰酸背痛,想躺一躺。”寡妇让老头先躺下,自己去做糯米块,待糯米块蒸熟,太阳偏西,老头仍睡得满脸绯红,浑身淌汗,衣服湿透,寡妇不好意思叫醒他。至傍晚,老头醒来说:“稻已割好,谷已进仓,稻草堆在晒场上。”寡妇初不信,待实地察看,确如所言,方惊其异。待回首,人已不见,三斗三升糯米块已带走。寡妇言及旁人,有人提醒说,这相貌稀奇的老翁就是郑家山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