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地区包括沈家门、东港、朱家尖、展茅4个街道和六横、桃花、虾峙、东极4个乡镇,涵盖内容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历史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变化中,不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创新,从而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吕纯阳卖汤团 时间:2015-04-19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0
项目名称 |
吕纯阳卖汤团 |
||||||||||
讲 述 者 |
姓名 |
李岳年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38 |
民族 |
汉 |
|||
讲述语言 |
舟山方言 |
文化程度 |
小学 |
职 业 |
农民 |
健康状况 |
良好 |
||||
详细住址 |
展茅街道干施岙 |
电话 |
6021956 |
||||||||
内 容 记 录 |
吕纯阳卖汤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中的吕纯阳仙人,一时心血来潮来到人间,考察人间的善恶心态。他来到浙江宁波变化成一个卖早点的老者,在宁波江桥头摆起了汤团摊子。他为了测试人们的心态,故意大汤团卖便宜,小汤团卖贵。但买者都抢着买大汤团,小汤团无人过问。有一天一个小孩子买了几个小汤团,吃好回家但怪事发生了,回家后连续几天不吃东西,肚子也不说饿。家人急了,经再三盘问,小孩才说出几天前买汤团的情景。祖父就带孙子到江桥去找那个卖汤团的老者。追问根由,吕纯阳对他说:“你孙子心地善良,大的不买买小的,所以食了这小汤团再不饥饿。”祖父担心这样不吃不喝恐怕长不大,就埋怨摊主。这摊主一听,举手在小孩后脑上一拍,拍出了前几天吃下去的汤团直落江中,等待已久的白蛇精张口吞下,蛤蟆精干瞪白眼。后来白蛇变成白素贞,蛤蟆变法海和尚,致使成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