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古城保护 活态保护 适宜人居 时间:2018-10-19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董慧明 | 点击率:168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众多,其中大多数都集中在以原定海古城为边界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以祖印寺、城隍庙为中心的古城核心区是典型代表。日前,舟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组织委员对定海古城核心区保护发展情况进行专项视察。
定海古城核心区是舟山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地游客往来舟山的必经之地。委员们建议,定海区切实承担起古城核心区保护利用的主体责任,在改造中依法保护好历史文化古迹。尽快建立文物保护机构,落实好相关职能。
针对市规划局定海分局牵头编制的《祖印寺周边区块空间形态研究》文本,委员们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点线面、多资质、全覆盖的高水平保护规划体系。对古城遗存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贯彻“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古城遗存原真性。如城隍庙,旁边有义火祠、吉庆里等建筑,在恢复重建中应尊重历史,按照原有式样修缮,按照原貌进行恢复。对老城民居的外立墙、有舟山特色的地域建筑风格,不宜轻易改变。
结合视察情况,委员们提出,定海古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是定海乃至舟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开发利用中要在文化上再下功夫。对核心区内的旧址、名人故居、传统民居等,在继续做好系统梳理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好恢复保护工作,在恢复修缮中,根据其建筑的特点、原始功能、地理位置等,合理确定其利用性质,发挥好其特色。在古城核心区改造中,可建立一些小型的专题博物馆、纪念馆、民俗馆等,展示并打造文化精品,发挥定海古城的资源优势。
针对视察中发现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采光、通风、排污、供电、消防等先天不足以及日常维护缺乏等问题,委员们建议,在保护修复中,既要注重原有风貌的保护,采取保护其外表、改造其内部和基础设施的做法,又要注重融入现代理念,核心区的给排水、供电等设施,按现代城市功能要求进行建设和配置。在保持和延续定海古城核心区风貌的同时,完善城区的城市生活使用功能,让修复后的古城区块,成为一座适宜人居的“古城”。
摘自 http://www.zszx.gov.cn/article/html/article_4404.html
摘自 http://www.zszx.gov.cn/article/html/article_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