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普陀佛茶文化和养生内涵做大做强普陀佛茶产业 时间:2020-04-06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295

     北纬30°,众所周知这是一条灾难与机遇并存的神秘线,但这也是一条赋予了茶叶最精致生命的纬度。《四川通志》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有个叫吴理真的雅安人在蒙顶山五峰“驯化”了七株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植树的先河,茶,从北纬30°的雅安走向世界。北纬30°,穿越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峨眉山上峨眉茶,从智慧过人的鬼谷子到草莽皇帝朱元璋无不独崇峨眉茶,沐浴着北纬30°的阳光雨露,峨眉茶文化同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观;坐落于北纬30°24′-30°40′之间的九华山,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让九华山的茶在安徽这个产茶大省中脱颖而出;普陀山,有舟山茶中的精品——普陀佛茶因色泽翠绿披毫,香气馥郁芬芳,汤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醇爽口享誉中外。
 
  普陀佛茶的过去与现在
 
  舟山群岛,位于北纬29°32′——31°04′,这是一条最适宜茶叶种植的纬度。特别是曾经的普陀(包括普陀山),早在秦汉时,普陀各岛就有安期生、梅福、葛洪等炼丹的历史传说,普陀山有仙人井、梅福庵、葛洪井等遗址和古迹,桃花有安期峰……道家炼丹要用茶,普陀也就有了安期生“投拐杖成茶树“的神话,梅福有“买药普陀山”“ 裁焙雀舌茶”的传说,葛洪有泡制“葛洪凉茶”的故事。《舟山市志》记载“至五代时,山僧开始在寺院周围植茶,至宋代称盛。”
 
  要说普陀佛茶,那得从普陀山说起,所谓“天下名山僧侣多,名寺名山出好茶”。普陀山最早茶叶种植始于南宋年间,而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是普陀山茶叶最兴旺时期,当年庵院附近大都建有大小不一的茶园,特别清代,普陀山的云雾佛茶以其“叶厚芽嫩”“叶有白茸”的优秀品质而成为朝廷贡品。明代“普陀十二景”中,有一景叫“茶山夙雾”,它的正确位置在现在佛顶山慧济寺西北一带。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古茶园荒废,茶树也被当柴草砍伐殆尽。直到六十年代,普陀山农业队在隐秀庵一带开辟了30亩茶田,后又在合兴村古茶山一带种植了70余亩。
 
  现在的普陀佛茶是在1977年才出现的,自试制成功后,在普陀(普陀山)、定海、岱山等舟山各地推广,也许是观音道场养人也养茶,普陀佛茶自问世就以似螺非螺、似眉非眉的美丽外形和清香馥郁、清洌鲜醇的口味而荣登浙江名茶榜。现代意义上的普陀佛茶,以现在行政区域的普陀为主要产地,普陀山、临城、定海、岱山都有种植。
 
  除了普陀佛茶,舟山海岛茶系列中比较出名的还有黄杨尖芽茶和蓬莱仙芝。黄杨尖芽茶滋味高香持久,鲜醇爽口,主要分布在定海(包括新城)一带,曾在1915年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铜奖,蓬莱仙芝则有300多年历史,原称“婆婆茶”,属条形茶,香气鲜嫩清幽,滋味鲜醇甘爽,主要分布在岱山一带。
 
  普陀佛茶的发展思考
 
  在舟山,不管是地里种的还是海里捕的,本地产的价格远高于外地输入的,因为不仅是舟山渔场的水产品特别味美,凡本地能种植的蔬菜水果,其外形虽不如大陆产的美观,但其口味一定比大陆产的更优质,茶叶也不例外。但是,舟山作为海岛城市,可种植面积本就不大,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没有明显高于其它作物种植的前提下,可种植土地上种植种类繁多,进一步削弱了茶叶的产量。要做大做强做精普陀佛茶,必须在“外联”和“内动”上双管齐下,通过外联扩大种植面积,通过内动提升茶叶品质,更需要在普陀佛茶特殊的文化和药用两方面做足文章,以文化和药用价值引领普陀佛茶产量的提高和产值的提升。
 
  1、外联各产茶大省,扩大原叶产量。
 
  普陀佛茶最大的短板在于量少,没有量的积累做大做强就是空话,想做精就是神话。普陀的海岛特色决定了普陀佛茶种植面积不足,而江南茶只采摘一季的传统又制约了普陀佛茶的产量,依靠普陀乃至全市自身的生产能力,普陀佛茶难有大的作为。
 
  普陀区现有茶园总面积近4000亩,而在四川,单一个雅安市名山区茶园面积就达301600亩,规模成片的茶园遍及乡村,涉茶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4%,产量达4.46万吨。名山区一些万亩茶园还是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西南最大的茶树基因库,浙江有很多名优茶都在雅安以及四川其它茶产区甚至贵州、云南设有茶叶种植基地,就连龙井茶这些年来除了在云贵川建立了多个种植基地外,还大量收购这些地区的原叶回来加工,甚至直接异地加工,以扩大自身的产量。最典型的莫过于龙井茶的早熟品种龙井43绝大部分出自贵州;又比如宁波市林特科技技术推广中心就在雅安牛碾坪培育黄金芽,这些成功的案例给缺少产量积累的普陀佛茶指明了一条最便捷的增量途径:种出去,种到云贵川去;引进来,引入云贵川的原叶来普陀加工。还有更省钱省心省力的一条路:收购原叶,以普陀佛茶的工艺直接在异地加工。
 
  2、深挖普陀佛茶内涵,提升普陀佛茶品牌。
 
  (1)、市区联动,恢复普陀山“茶山夙雾”“静室茶烟”景观,助推普陀佛茶蓬勃发展。
 
  在明代“普陀十二景”中,有两个因茶出名的景观:“茶山夙雾”和“静室茶烟”,茶山原址在佛顶山慧济寺后(当地俗称后山),山脉向西北延伸,连绵起伏数百米,现在依然能看到明朝王阳明在《茶山夙雾》诗中所描写的景象:“好山运峙海涛南,瑞草瑶花自不凡。铁色青笼煨榾鼎,宝珠红蚋老禅龛,夜来阴霭层层锁,晓去灵氛款款缄。所幸东方烘慧日,高枝犹得带春衔。”而静室指古茶山一带有17处庵院,分别为朝阳庵、慧济庵、圆觉庵、吉祥庵、方广庵、琉璃庵、法喜庵、观音庵、梵音庵、崇德庵、涌泉庵、华严庵、弘觉庵、智胜庵、圆应庵、灵瑞庵、两华庵,现在有大量的“茶山夙雾”和“静室茶烟”诗词留存于世。随着后山一寺一塔的建成,以及一个大型酒店的开业,这一带香游客越来越多,单从保护古迹这点来说,恢复“茶山夙雾”和“静室茶烟”景观也已刻不容缓。
 
  借鉴“龙井问茶”的成功经验,自“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后,龙井茶和龙井周边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既为龙井茶打开了更宽广的销路,也吸引了更多的游人驻足龙井景区。相信通过“茶山夙雾”和“静室茶烟”景观的恢复,不但能吸引更多的香客、游客和茶客来普陀山,同样能助推普陀佛茶的蓬勃发展。现代的普陀佛茶总不如蒙顶甘露、西湖龙井那般有文化底蕴,只有恢复普陀山“茶山夙雾”和“静室茶烟”景观,才能连接普陀佛茶那被撕裂开的历史,增强普陀佛茶的文化和名气,助推普陀佛茶做大做强做精,从而激发农民种植茶叶的兴趣,扩大普陀佛茶的产量。
 
  (2)、发展普陀(包括普陀山)禅修旅游,助推普陀佛茶的长效发展。
 
  早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释云谷的普陀山僧人写过一篇《补陀吉西堂奠茶》:“某人东涧灵苗,丛林本色。玉几峰前,分座提持;补陀岩畔,云涛翻雪。荡尽诸方五味禅,换却衲僧三才舍。别别,吃茶,珍重,歇!”这应该是最早的禅修了吧。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追求欲望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心灵的释放。禅修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普陀山历史上就有禅修,我们在恢复普陀山“静室茶烟”景观后,可以在“静室”中打造禅修场所,能让禅修客人进行自悟修身,以茶养生、净化身心,传承并发扬禅茶一味的茶文化。
 
  目前,普陀的东港已经有多家从事禅修旅游的企业,融合古代的“静室茶烟”,结合“禅茶一味”,整合现代的禅修旅游,以普陀的禅和茶为引领,在普陀山隔海相望的东港塘头佛茶园打造国内高端的禅修旅游,借助禅修做强普陀佛茶,助推普陀佛茶的长效发展。
 
  (3)、提升普陀佛茶的药用价值,助推普陀大健康产业发展。
 
  普陀山的庵堂能吸引大量的游客、香客、茶客来品茗,除了修身养性一说外,也有这些“静室”的茶本身品质极佳,更有它特殊的药理作用。康熙定海县志记载:“茶,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可多得。”(所谓肺痈,即肺结核,因古人不知癌症一说,所以这个肺痈也有可能是现代的肺癌),明确指明普陀山的茶治愈肺痈血痢世上独此一份。一方面,我们要用努力用科学的数据来解释文献的记载,充分宣传普陀佛茶的药理作用,可以在东港开设高端的肺痈血痢类疾病的康复疗养基地,以普陀山岛上的古茶树应用于基地的医疗。当然,前提是要保护和开发普陀山古茶树资源。
 
  佛顶山旧称白华顶,因产茶而得名茶山,所产茶叶称“小白岩茶”或“小白华山茗”,也称“云雾佛茶”或“佛顶云雾茶”,在《浙江茶叶志》中,普陀白岩茶被用来指舟山明代的名茶,因而古茶山的野生茶树资源尤显珍贵。自普陀山开放后,全山植被保护良好,佛顶山原茶山旧址人迹罕至,仍属原始状态,现山上山下到处可见野生茶叶树,并有不少高达3米以上、枝杆粗若小碗的古茶树,就连山麓下古弥陀庵旧址附近也能见到许多野生茶叶树且长势良好。
 
  要在保护好“茶山夙雾”景观处野生茶树资源的基础上作适度开发,景区的茶可以恢复原名“小白岩茶”,也可使用现代的“普陀佛茶”,但这个区域的茶要走高端路线,以增强真正的普陀佛茶的传奇性,同时提高其对整个普陀佛茶的带动作用。
 
  同时,要扩大宣传已被科学证实了的普陀佛茶特殊的养生作用。北纬30°加上舟山海岛地理气候条件赋予舟山海岛茶特殊的营养价值。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多位专家随机选取浙江省内35地(金华13个,杭州11个,丽水7个,衢州4个)绿茶原叶和舟山海岛茶进行21种矿物质元素分析,发现舟山海岛茶和浙江内陆茶在这些元素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内陆茶,舟山海岛茶金属元素锂、铬、钴、镉、铯、锶和钡的含量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舟山海岛茶具有较高含量的锌、硒、钼和锰。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等。舟山海岛茶绿茶中的锌的含量在50.9~66.3mg/kg之间,平均值为57.31±4.69mg/kg(浙江内陆茶平均51.49±6.06mg/kg)。硒是人体必要微量营养元素,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在防癌、抗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舟山海岛绿茶中硒的含量在0.04~0.13mg/kg之间,平均值0.08±0.03mg/kg(浙江内陆茶平均0.04±0.03mg/kg)。钼和锰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着重要的酶化反应,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舟山海岛绿茶中钼的含量在0.03±0.07mg/kg之间,平均0.05±0.01mg/kg(浙江内陆茶平均0.03±0.02mg/kg)。锰的含量在618.3~1525.9mg/kg之间,平均值为1086.36±350.93mg/kg(浙江内陆茶平均820.97±312.11mg/kg)。
 
  而相较于浙江省内陆茶,舟山海岛茶绿茶中有毒金属含量较低,像铬在舟山海岛茶绿茶中的含量在0.29~0.63mg/kg之间,平均值为0.40±0.09mg/kg,远低于浙江省内陆茶平均值2.32±2.42mg/kg。类似的,舟山海岛茶绿茶中的铅平均含量为0.40±0.13mg/kg,远远低于浙江省内陆茶的平均含量1.13±1.48mg/kg。砷在舟山海岛茶绿茶中的含量在0.02~0.09mg/kg,平均值为0.05±0.02mg/kg,低于浙江省内陆茶平均值0.12±0.12mg/kg。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发现,舟山海岛茶绿茶的微量营养元素,特别是锌、硒、钼等元素的含量较高,而重金属元素,包括铬、铅、砷等含量较低。由此说明舟山海岛茶绿茶具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能显著提高人体机能免疫能力,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压等功效。普陀佛茶特殊的营养价值完全可以和普陀大健康产业融合起来协同发展。
 
  茶为国饮,在习总书记清廉治国的理念下,以茶代酒将成为社会的必然,茶和天下幸福来,茶的种植和生产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摘自 http://ptzx.putuo.gov.cn/llzs/dybg/20193/413471256465707.html

 

全民读书 数字文化 党员远教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类型 用户名 密码 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