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1-14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1021
新春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第一时间建立起强有力的战时组织指挥体系。全国疫情得以缓解之时,在落实精密防控的基础上,我市又率先开展复工复产,实现“两手硬、两战赢”的目标。复工复产全省领跑,并迎来了经济“开门红”。
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2%,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工业、商贸旅游服务业等带来不同程度冲击,未来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是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仍坚持既定目标,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大干苦干。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依然稳步增长,推动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
聚焦国家战略、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一直是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的形势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利政策,扩大有效投资,我觉得我们要依托2+6清单,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作为定海区发改局副局长,市政协委员毛凯对相关政策十分熟悉。
毛凯说,经济发展要靠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拉动。在目前疫情影响下,欧美经济萎缩,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消费方面,集聚性消费受影响,将是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目前从国家政策来看,投资环节中的基础建设部分便承担了最重要任务。毛凯拿着2+6清单一条条比对着,分析对我市的利好。“像抢抓窗口期争取国家支持重大项目清单,对我市绿色石化基地、甬舟铁路等项目的推进都有一定好处,根据清单,尽快梳理出需要国家重点支持、解决的项目或问题,推动这些项目进展。根据清单落实任务可以有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
毛凯建议对国家政策进行一些预判,提前进行项目梳理,做好准备。他以专项债券项目清单举例,目前规定专项债券项目要求有收益覆盖,我市目前落地的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项目,这些都可以换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我建议把一些没有收益性或收益没法覆盖的,但符合专项债申报大类的例如水利工程等,也尽快梳理出来包装好,如果政策进一步放宽,就可以报上去,提高效率,争取时间。 ”
想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决于高质量项目的落地。今年,我市依然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为突破口,重点围绕石化、航空、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毛凯希望我市建立和完善项目招商尽职调查及项目评估机制,要对投资商本身实力、经营财务状况、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市场余量等做综合评估。
相对于毛凯关注于重大产业项目,市人大代表、舟山佳道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蒋涛,关注的则是与百姓民生关联度更高的电子商务平台。此次疫情,让更多人关注到数字经济的建设。同时经营物流快递和电子商务两大产业的蒋涛,提出了培育舟山自己的特色平台和打通物流末端服务建议。他说舟山以服务业为主,为扩大内需,要引导电商平台积极参与到舟山的经济体系里。“现在外来网络平台,成本非常大。只有打造具有舟山本地特色的自有平台,可以实现舟山人买舟山货,舟山货卖到全国的效果,打通舟山的内外循环。 ”蒋涛说。同时电商平台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物流支持。“此次疫情,让待在家里的人们对社会上门服务需求大幅增长,这就需要物流直接抵达需求末梢。 ”他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定支持,在社区、小区内留出一定的物流用房,建设货物、生鲜储物柜,甚至是一定数量的门店,提供定制式、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打通末端服务体系。
就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地方骨干民营企业,市政协委员、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世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通过重点产业导向进行选择。 ”他说,关系到国计民生、列入地方重点产业的项目、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地位的实体民营企业,如临港物流、船舶修造、海洋科技、粮食物流、粮油加工等进行重点帮扶。同时,他也表示,要及时掌握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重点民营企业名单,实行清单式、表格化管理,动态跟踪。
■精准服务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我市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抓手。
针对服务软环境,代表委员们打开了话匣子。毛凯说针对项目招引和审批,希望能建立一个直通车的形式。由多部门联合起来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去研究、分析项目在招引、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否解决、怎样解决,能解决到哪一步,随时跟企业沟通和给予答复,一步一步去推进事情的解决,给企业以信心。
新冠疫情期间,为尽快复工复产,我市出台了不少政策。毛凯受此启发建议设立政策回顾机制。通过不断回顾,去查看哪些政策跟企业的匹配度较高,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在运行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做进一步完善、修改或扩容;哪些匹配度较低,企业利用率很低,需要进行重新调整或置换。“我觉得,这些政策以半年为期回顾,建立灵活、滚动性的调整机制,真正起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质提效作用。 ”毛凯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市一直强调深化“三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我市工业经济底子薄弱,民营实体企业数量少,又普遍存在核心竞争力低,资金紧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我建议通过产业扶持、企业对接、金融支持、多元提升等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孙世军说。
他大力呼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专项资金扶持,诸如产业补助、补偿、补贴、退免税等。尤其是优化融资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在金融支持方面,他说得十分专业,首先要重点做好转贷或担保方面的短期托底支持工作。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基金,将民营企业贷款融资列入担保业务范围,并提升担保业务规模、覆盖面和经营效率,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在这过程中,可以引进知名信托机构、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私募基金等新型金融业态进驻,拓宽资产变现渠道。民间资本“阳光化”也很重要,让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和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助力民营企业的另一支金融服务力量。另外,还要严防风险传导、建立企业联防联控机制、推广企业贷款年审制、增加融资的安全系数。
摘自 http://zszx.zhoushan.gov.cn/art/2020/4/25/art_1228991371_4268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