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时间:2021-08-18 | 来源:普陀图书馆 | 作者:普陀图书馆 | 点击率:125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我市打好“五大会战”、围绕建设“四个舟山”,解放思想、勇于创造,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舟山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要以市域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其中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
 
如何去完成这个目标?在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协调能力、创新打造企业和基层服务平台、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水平等问题展开热议。
 
特邀嘉宾
 
邵情
 
市人大代表、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吴静雅
 
省人大代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朱友好
 
市政协委员、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
 
黄耀
 
市政协委员、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周伯翰
 
市人大代表、普陀禾仁颐养院院长
 
■培育“东海渔嫂”“十大员” 擦亮基层服务品牌
 
“东海渔嫂”,如今已是我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品牌。
 
市人大代表、市妇联副主席邵情说,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幸福的基石。女性的柔性力量对于维系家庭,营造美满和谐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东海渔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原因。
 
如何做大做精“东海渔嫂”品牌?邵情说,要让“东海渔嫂”的队伍组织和活动更精细化。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的牵头、指导下,市、县、乡镇三级联动、市属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我市广大妇女干部、群众依照部门职能特点和自身特色,分别组建出“东海渔嫂”宣传员、调解员、代办员、洁美员、城管员、监督员、渔安员、禁毒员、反诈员、助老员这样“十大员”队伍,然后根据各地社会治理实际需要,以“十大员+X”的方式拓展各项活动。
 
“组建‘十大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甚至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 ”邵情举例说,调解员起着调解矛盾纠纷的作用,使矛盾纠纷不出家门不出村;代办员代办事项,代购物品,满足老百姓民生需求;反诈员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日益严重;驻老员则是解决目前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组建“十大员”,就是把力量集聚起来,走细分专业化道路。但要让服务更专业,更有战斗力,更有长效性,还需要在党建引领下,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牢牢抓住乡镇这个层级,对“十大员”队伍的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将优秀带头人培育成为党员,将优秀党员带头人培育成村两委成员。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但在总体服务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省人大代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静雅有着丰富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经验,此次作为列席代表,她在会场外接受记者的采访。
 
吴静雅说,制约和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是设施设备配套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服务等要素没有配套到位,再好的医护人员也很难发挥水平。同样的,有了设备就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 ”吴静雅谈起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遭遇的瓶颈。“舟山医疗资源共享性差,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我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推出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互联网+’医疗服务等,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建立了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但这些还是需要基层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力。 ”
 
据吴静雅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专业人才招录不齐的窘境,“大学本科生、甚至专科生都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
 
一方面,是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专业队伍面临缺口。吴静雅说,目前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类,包括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综合防治以及传染病防控等,而且我市还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任务也十分繁重。
 
吴静雅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设置在编人数,合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流向社区。同时要有计划地培训全科医师,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市域社会治理以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总要求,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
 
对加强全市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机制建设,防范化解市域重大安全风险,市政协委员、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朱友好提出了建议。他说,整合优化应急救援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反应机制,提升应急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尤为迫切。
 
朱友好认为,反应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最关键的一点是健全舟山联勤联动。他说,各方要加强协作沟通,建立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优化全市应急保障和指挥平台,实现应急力量、装备的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建设应急联动救助平台,经常开展调研、座谈、演练等形式的活动。例如,可以定期邀请省内外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置专家开展联合培训,组织开展联合学习考察活动,提升全市应急队伍的综合实力和反应能力。
 
面对我市危化品产业发展态势,朱友好说,还急需提升该方面的专业应急能力。他建议依托国家级危化应急救援基地(岙山),建设“舟山危化品应急研究中心”,为危化类灾害事故应急预防与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朱友好说,生产安全的主体责任是企业,所以还是要求企业紧绷这根弦。我市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指导和约谈活动,督促企业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企业应急力量开展隐患排查和处置初期灾情的能力。
 
此外,朱友好表示,我市应急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他建议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高各类灾害事故的风险感知的灵敏度、风险研判的准确度以及应急反应的及时度,实现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区域的精准评估,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应对老龄化社会治理需要 做大做强养老产业
 
“舟山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人口老龄系数呈现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市政协委员、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纪委书记黄耀比较关注老龄化社会治理的问题。
 
黄耀说,近年来,舟山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初步建立起符合舟山市实际的新型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但是他还是发现不少问题。“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粗放型阶段,项目仍以日常起居为主,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也尚未完全形成。 ”他说。此外,还存在城乡之间差距大,难以统筹等情况,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医养融合发展缓慢,养老医疗水平普遍落后。
 
黄耀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领、政策扶持、行业服务”作用,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准入门槛,增加盈利性质养老产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生态人居环境优势,培育发展以老年人养生保健、异地休闲养老、医疗配套、健康保险、养老地产、文体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产业。 ”黄耀说。
 
在做强养老产业方面,黄耀建议,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品质的知名养老企业。
 
市人大代表、普陀禾仁颐养院院长周伯翰也有同样的想法。他说,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引入适老化、智能化、舒适化设备,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安全方便。
 
他呼吁,养老机构要建立标准化养老服务体系,要有专业化团队,在满足衣食住行后更需要注重精神养老。
 
面对不断发展的养老行业,周伯翰呼吁:“希望政府部门不断创新完善相应扶持政策。 ”

摘自 http://zszx.zhoushan.gov.cn/art/2020/4/25/art_1228991371_42688217.html

 
全民读书 数字文化 党员远教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类型 用户名 密码 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