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能否做大海洋文创产业 时间:2016-01-08 | 来源:中国海洋报 | 作者:林上军 | 点击率:118

最近3个月来,生活在“蓬莱仙岛”——舟山岱山本岛的居民,幸福指数有了一个跨越式的上升:每到夜晚,当地居民可以到县城长剑大道“海之坊”文化产业街,边乘凉边欣赏各类文艺节目。
  这条文化产业街长约300米,不但有渔民画、陶艺、船模、贝雕、钢琴展示体验,还有古旧家具、精制海盐、海洋食品、保税商品、咖啡茶吧等展销经营。
  今年以来,这个集海洋文化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产业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初步成型。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岱山本岛的对面,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定海伍玖文化创意园二期业已建成,开始招商,目标引进企业100家、产值10亿元。
  无论是300米产业街还是10亿元文创园,对于舟山文创事业来说,都属于向前迈进的重要载体,尽管其数据显得还不是很可观。而且,到目前止,舟山的海洋文化及相关创意产业增加值也才接近40亿元,占GDP比重不到4%。
  舟山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做成舟山支柱产业?
  舟山作为首个国家级海洋新区,自4年前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改革,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纵观这些年舟山新区经济发展,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小马”状态改变不够,有的重点依托产业受经济波动影响大,投资依赖性大。
  所以,舟山在发展好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必须寻找适合舟山实际、促使海洋新区快速振兴、绿色崛起、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之路,努力通过科技驱动、创新驱动、消费驱动,做大做强舟山经济。
  而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一条理想发展之路。
  从客观条件分析,舟山具有发展海洋文创产业的诸多优势。一是空气优良、气候宜人。近年每次公布的全国空气优良城市,舟山几乎一直位列前三甲。二是风景秀丽、资源丰富。舟山岛屿数占中国海岛总数的20%,年游客量已突破3000万人次。三是区域独特、地理优越。背靠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舟山地处我国海岸线中心,是我国唯一伸入太平洋的城市。四是文物之邦、底蕴深厚。舟山人居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舟山是我国唯一在海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舟山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十六世纪就出现过国际自由贸易集市。
  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文化产业是一个逆势而上的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速度增长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显现了对传统产业较强的拉动性。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元,但2013年的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是1.6万亿元左右,还有3万亿元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
  那么,如何挖掘舟山的文化消费潜力,把舟山海洋文创产业做成参天大树,把舟山建成中国海洋文创产业之都呢?对此,有关专家认为,首先要形成全民共识,把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做成舟山第一产业,让舟山成为中国第一海洋文创高地,把舟山做成世界顶级海洋文创之都。
  其次,挖掘保护资源。立足舟山,放眼世界。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开发海洋文化产业的增值服务和衍生产业。整理挖掘现有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梳理中国海洋文化资源,整合国外海洋文化资源,推动海洋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的结合。
  再次,整合各种资源,集聚文创高才。先行先试,创新更具竞争力的文创人才集聚制度。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文创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使舟山成为国际一流文创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最后,要招引培育企业。要把目光投向国内外有实力的文创企业来舟山发展;做中国最好的海洋文创产业孵化基地,争取若干年后,舟山能成为集时尚、浪漫、前卫于一身的世界级海洋文创产业之都,独领风骚、独具魅力的世界级海上文创之都。

全民读书 数字文化 党员远教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类型 用户名 密码 馆名称